Menu
第二届太和文明论坛可持续发展分论坛重要观点综合摘编
2018-10-30

导语:​第二届太和文明论坛可持续发展分论坛上,来自世界各地的政、商、学界专家,分享思想智慧,共谋创新合作,凝聚共同价值,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实现203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探寻有效方法路径。现将与会专家的重要观点汇总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可持续发展分论坛现场

 

一、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前景和挑战

 

全球可持续发展依然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虽然全球在应对气候变化等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地球大气层中二氧化碳浓度依然在上升,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很多挑战,而且有些挑战是不可逆转的,未来全球可持续发展前景仍不确定。

 

当今世界呈现出不平衡、不平等特征。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是个复杂问题,实现起来颇具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平衡,即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生态之间达到一种平衡,但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超级大国和小国之间都存在不平衡、不平等问题。

 

要对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心存乐观。当前,距离2030 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仍有一定差距,比如全球极端贫困人口数是1990 年的 1/3,全世界仍有 11% 的人口处于基础贫困线之下。对于能否实现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专家们的意见可以用米开朗基罗的一句名言表达——“最大的风险不在于设定的目标过高,难以达成,而是设定的目标过低,而且还达成了。”

 

二、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路径与举措

 

可持续发展目标可以分为六类:第一类是教育、包容性和就业;第二类是卫生和人类福祉;第三类是清洁能源;第四类是水资源和自然资源;第五类是交通;第六类是电子政府和数字经济。

 

各国需要将可持续发展列为优先事项。可持续发展关乎人类共同命运,实现2030 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主要还是认识问题、理念问题、机制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技术问题、金钱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是第一位的问题,要把资金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上,而不是军备竞赛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解决这个问题。

 

加强法治体系和全球公民意识两大领域研究。可持续发展涉及生活各个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研究两个重要领域:一是法治。要建立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整套法治体系,让政府不能不作为,也不能滥作为。二是全球公民意识。可持续发展理念不能仅停留在政府层面,停留在学界、商界,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全球公民意识当中。如果每个公民都能保护环境、减少排放、降低能源需求,就可以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很大的空间。

 

加强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量化测度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测度问题非常重要。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如何定义并监测其实施进展?需要利益相关方、国际机构、各国政府,还有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采用科学方法,量化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施进展,从而衡量我们现在的进步和发展。

 

解决可持续发展目标落实过程中的融资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来源。据联合国贸发组织估算,世界每年需要5-7万亿美元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但2016年全球官方发展援助仅1.42亿美元,其中65%的资金投向了发展中国家。应该探索新的筹资渠道和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筹措资金去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比如增强国内资源动员能力、建立利用私有投资的环境和机制、促进不同机制之间的合作等。

 

从地缘政治角度审视当今世界是否符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要求和方向。各个国家和政府都制定了各种政策文件支持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去观察当今世界各地的发展趋势是不是走在正确道路上,是不是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具体指标?联合国、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一些国际金融机构,它们发挥的作用是什么?各国政府及领导人的角色是什么?回答这些问题都需要基于地缘政治的视角。

 

建设共享和普惠社会,建立全球监管制度。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有一个共享、普惠的社会来实现环境的可持续性,将社会、经济、环境纳入到国家政策当中,在人、环境和生产以及利润之间寻求平衡,创造一个共享社会和共享环境。需要建立全球监管制度,比如中国、美国、欧盟可以一起开启新千年全球可持续发展模式的领导制度,从不同个体层面逐渐提升到全球层面,推动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

 

重视发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要持续利用前沿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同时也要减少新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其中,能源技术创新对于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实现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实现《巴黎协定》减排目标的关键是能不能开发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颠覆性技术,未来谁拥有先进能源开发技术,谁就能掌控世界的资源。要高度重视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比如,国际航空工业发展对世界经济贡献很大,有利于推动实现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航空工业的应用可大幅减少航空领域的废弃物排放量。

 

各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提。气候变化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过去二三十年全球气候谈判的进程,各方首先强调分清责任,这和可持续发展是脱节的。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实现各国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很难奢望别的国家来帮你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最终要先做好自己的事情,再去谈更多、更广泛的合作。

 

关注政府和公共舆论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不仅跟政府有关,学术界、非政府组织、普通民众也都应参与进来。要从最简单的角度入手,比如在公共辩论中讨论可持续发展目标,教育公众可持续发展目标可以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用实实在在的例子来展示我们是如何定义和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至关重要的是需要国际社会共同作出努力,相互分享经验。

 

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所有利益攸关方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必然存在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各国政治阶段性之间的矛盾。推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要充分发掘各国社会精英和民众的作用。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各利益攸关方立刻行动起来,以更具协调性的方式付诸实践。要在全球层面上形成有利于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外部环境,就需要包括企业界、民间社会、学界、政府,还有个人特别是青年人等所有利益攸关方的积极参与。

 

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国际气候公约谈判的总基调。人类共同关切事项、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这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两大重要理论基础。气候问题,以及其他全球性问题,实际上是担责问题。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别无选择。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的是人类共同的未来。要从人类共同关切事项转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以这一理念作为国际气候公约谈判的总基调。

 

三、中国在全球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中的新角色

 

中国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充当着“引领者”的新角色。与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相比,中国坚定不移地落实《巴黎协定》,引导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气候治理体系,可以说中国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引领者”的新角色。这里的“引领”主要包括四层含义:一是,引领不意味着领导,不是要填补美国留下的真空,也不是由中国一家承担领导全球气候治理的责任;二是,引领不意味着中国从发展中国家“毕业”,成为发达国家,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三是,这种引领主要体现在观念和行动上,观念上的引领主要是生态文明理念,行动的引领主要是做好国内的绿色和低碳发展;四是,中国应加强全球引导力建设。

 

建设绿色“一带一路”有助于推动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和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一致的,内容是密切相关的。“一带一路”所强调的“五通”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很多目标都是完全一致的。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在于五大要素支撑。一是制度、政策等一系列顶层设计;二是绿色技术创新和先进技术引领,这是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途径;三是绿色标准的连通和推广,从环境标准的合规到实现更高的绿色标准,这是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硬约束;四是构建绿色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这是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产业化支撑;五是项目绿色化,这是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石。

 

要注重利用先进技术建设绿色、以人为本的基础设施。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也将消耗大量资源,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要充分利用既有先进技术,发挥设计师和工程师的创造性、主动性,建设绿色、以人为本的基础设施,增强建设项目本身的绿色环保和可持续性。经过多年发展,中国有望在煤化工、火力发电、垃圾处理等生态环保技术领域中取得创新与进步。

 

绿色产业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中国绿色产业已从原来所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支柱性产业”,据官方统计数据,2016 年,中国绿色产业产值约为4.5万亿元,约占当年 GDP 的5%,国际平均水平约为4%至5%。但是从环境技术来看,只有45%左右的技术处于产业化阶段,而发达国家一般约有69%的技术处于产业化阶段。总体来看,中国环境技术水平落后国际领先国家8-10年,但这个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驱动因素就是中国在环境法规和执法监督方面都日趋严格,这大大促进了绿色产业的发展。此外,中国绿色产业整体发展态势是以小微型企业、设备提供商、发达地区为主。在中国绿色产业中,大型企业比例偏低,收入超过4亿元的企业只占绿色产业企业总数的4.7%,而小微型企业约占68.4%。从主营业务来看,主要是以设备提供为主,综合服务业务比例偏低,只有6%。从企业分布空间看,主要集中在经济社会比较发达的地区。

 

进一步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具体举措。一是加强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建设。严格的环境法规法律和相关制度体系是创造绿色产业、活跃市场需求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严格的法规和司法体系,绿色产业很难发展起来;二是需要政府引导。比如在财政税收、信贷、金融政策等方面,只有实现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才有可能为绿色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三是推动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的关键支撑;四是注重提供综合性、全过程的环境技术与服务。绿色产业发展将来一定是综合性、全过程的服务;五是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这是绿色产业发展的重要催化剂。

 

积极推进能源转型使中国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领域的主力军。中国能源转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大幅提升能源效率,二是促进传统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三是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中国绿色能源发展成效显著:2004年以来,中国可再生能源投资总额已经超过2.9万亿美元。2017 年全球太阳能投资增长18%,达到1608亿美元,约占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总额的57%,其中,中国太阳能投资增长58%,达到865亿美元,约占全球太阳能投资总额的53.8%。也就是说,从全球范围来看,太阳能发电领域的投资在可再生能源中占支配地位,而中国太阳能投资又是全球太阳能投资中的主力军。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而言,实现能源转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比较现实的路径是以气化能源为过渡,逐步向可再生能源支配型发展。

 

需要通过资源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对于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大,是全球最重要的进口国和消费国,易受资源贸易、价格波动和地缘政治经济等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数是矿产资源生产国,与中国资源合作进展迅速、合作潜力巨大,但也存在国内政治、法律、民族主义和大国地缘博弈等方面的风险挑战。因此,中国在通过资源合作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持续发展合作的同时,需要注意防范和规避可能的风险隐患。

 

中华文明将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发挥独到作用。生态文明互补、平等、关联、均衡的理念与中华文明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的传统伦理不谋而合,与未来产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后的生态中心主义也殊途同归。中华文明的生态智慧源于农耕文明特殊情境下人类对自然的直觉与认知,与经历了工业化的西方文明有着本质不同。很多国外专家认为,西方哲学并没有为构建生态伦理提供恰当的资源,而在非西方思想资源中,中华文明不失为一种好的借鉴。

 

针对实现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第二届太和文明论坛可持续发展分论坛达成五点共识:一是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二是所有利益攸关方积极参与其中并立刻行动起来;三是加强法律法规与相关制度建设;四是保持政策的连贯一致;五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与会嘉宾
  • Rashid Alimov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2016-2018)。
  • Mohamed Sameh Amr 开罗大学国际法系教授,埃及对外总投资局 (GAFI) 的董事会成员。
  • Irina Bokova 太和智库高级学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2009-2017),全球希望联盟荣誉主席...